作者其他文章
大单元备课的浅思考和深研究
发布者:韦自才发布时间:2023-12-08 19:03:17阅读(1722) 评论(0) 举报
大单元备课的浅思考和深研究
山东省荣成市世纪小学 孙秋月
时下,大单元备课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很多学科都在进行大单元备课的研究。本学期我们学科也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单元备课的研讨活动,经过数次的研讨,我们最终确定了一个单元备课的内容,并对知识点进行了重构,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对大单元备课有了一点自己的思考:
思考一:什么样的单元适合进行大单元备课
本学期我们研讨的是鲁教版小学四年级的教材。本册一共有两个单元,分别是认识计算机和画图软件。
作为信息科技学科来讲,我们的教材不像语数英学科那样有着明确的单元主题,我们所谓的单元实际是某一个软件或某一类软件的用法集成。像四年级第一单元认识计算机知识点相对来说就比较零散、琐碎,而第二单元画图,相比第一单元就比较系统和规整。
在确认大单元时我们认为第一单元其实还可以具体细分为电认识电脑和学习打字两部分,但是作为单元备课大家普遍认为这两部分要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不容易,因此就把画图单元确定为我们本学期大单元备课的对象,原因有二:其一,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系统。本单元的内容都是学习使用画图软件,不同的是学生需要掌握画图软件中不同工具的用法,知识之间有前后的联系,但联系不大。
其二,知识重构比较容易。由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大,前后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情境的需要随意调换不同工具的学习顺序。
在此后的研讨中,我们发现我们基于上述原因确定的大单元确实为我们后面的教研工作降低了难度。
思考二:单元情境如何确定才能让学生喜欢
作为信息科技学科无论教什么学生都喜欢,前提是上课只要让学生能用起电脑来就行。他们对使用和操作电脑确实有着我们无法理解的兴趣和欲望。
那么怎样确定单元教学情境,我们动了一番脑筋。用书上的情境,画牡丹画山水画画国画都可以,但是作为单元备课的情境就缺少了任务驱动,学生只为学而学,只为画而画。为此,我们几人进行了反复研讨,结合我们学校正在建筑的新教学楼,杨鹏老师认为让学生设计装修效果图,这样的需求学生最感兴趣。为自己的教室设计自己喜欢的装修效果,如果能被采用的话,对学生来说可能会是一辈子的荣耀。于是我们就把知识点重新梳理了一下,确定让学生设计室内、室外的设计图纸。室外的绿地样式可以用喷枪工具,绿化带可以用铅笔工具、曲线工具画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室内则更丰富了,几何图形、多边形工具、铅笔工具等都可以用上。每节课确定几个重点工具的用法,再结合前面学过的一些工具,学生可以创作出很多的效果来。
为了丰富学生的创造力,我们还在网上搜集了很多教室不同墙面的装修效果图,让学生欣赏,然后课堂上进行过创作。
在授课中我们发现,这样的情境学生确实非常喜欢,他们为自己的需求而设计,为自己的使用而制作,他们的兴趣很高,创意也非常多。整个活动结束,学生还会根据学生的设计图纸评选出优秀的设计方案。
思考三:如何重构知识点才能做到重点突出
知识点的重构是我们在进行单元备课时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相信也是很多学科的痛点。这部分内容的研讨我们花费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
在重构知识点时,我们首先把本单元的所有知识点进行了罗列:铅笔、喷枪、刷子、几何图形、曲线、图形的选择、移动、复制、粘贴、去除背景、变形,然后,我们再根据情境设计教学内容:
绘制教学楼:使用几何图形和颜色的填充、文字
设计楼前的绿化带:使用铅笔工具、曲线工具、喷枪和刷子
设计不同位置的书架:多边形工具、几何图形及复制、粘贴
整体构建差不多后,我们又开始进行了每一课的详细规划,并把落下的知识点通过不同的设计内容融入其中,最终完成了整个单元的知识点重构。
思考四:单元评价如何落地
我们设计大单元备课的目的其实就是让我们的教学更有实效性,而评价是让大单元备课落地最有力的抓手,如何让评价落地?我们采用了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阶段性评价贯穿每课时,老师采用口头评价、作品展示等形式把每节课的任务落到实处。终结性评价则以学校评选星级优秀设计师为落脚点,最终引导学生把自己每节课的作品保存后,自己筛选自己整个单元的学习成果,最终选择最满意的作品参赛,学校最终评选出不同等级的设计师,为整个大单元活动画下完美的句号。
回顾整个研讨设计我们发现:其实我们进行大单元备课就是依托教材,对教材中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和设计,相当于我们重新设计了本单元的教材。如此的大单元备课对老师来说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对学生来说驱动力更强,对学生素养的提升则起到了关键作用。